心理咨詢師鄒慧香尋找並關懷臨終者一年多,坦言這條路並不好走,但收穫遠大於失去
  
  臨終關懷讓死亡更有尊嚴 羊城晚報記者 宋金峪 攝
  羊城晚報訊 記者黃玲報道:死亡是一個黑色的詞語,一向被人們忌諱。在東莞,40歲的心理咨詢師鄒慧香一年多的時間內都在做同樣一件事情——尋找並關懷臨終者,讓對方更有尊嚴的離開。但這條路並不好走,她們去到醫院或敬老院,介紹自己身份時只說社工二字,而將“臨終關懷項目”這一定語隱沒。“有很多無奈、無助和無力,但收穫遠遠大於失去。”鄒慧香說,能吸取服務對象的人生經驗,幫助自己重新審視生命的意義和價值,讓自己能更容易跨越生死坦然生活。
  相遇
  撫平喪親者的哀痛
  “透不過氣來”,這是鄒慧香QQ空間里最新的一句說說,這句話的後面帶著一長串的表情,分別是睡、抓狂、暈、咒罵、可憐以及炸彈。是什麼讓一名二級心理咨詢師情緒如此差?鄒慧香的回答是,工作安排太滿,幾乎沒有自己的時間了。
  鄒慧香口中的工作,她的服務主體很特別,都是臨終者和其家人。在死亡還很被忌諱的東莞,原本有著安穩體面工作的鄒慧香,為何會挑戰這樣一份工作呢?回想起來,鄒慧香覺得也是一種緣分。2012年7月的一天,鄒慧香發現自己帶的實習生楊楊上班時雙眼紅腫。原來,楊楊的堂姐因病去世,而她因為路途遙遠沒有來得及見最後一面。“當時不知如何安慰她,最終決定晚上請她吃飯,”鄒慧香說,看到楊楊的懊悔、遺憾、痛苦,自己能做的只是聆聽。沒幾天,鄒慧香就收到了一份特別的邀請,對方希望她加入臨終關懷項目。
  “這是份很有意義的工作,適合你去做!”,在鄒慧香還沒確定時,是楊楊給了她鼓勵。等到鄒慧香確定要加入這個項目,來自家庭的鼓勵也到了。姑姑含淚分享了當年喪母的往事,漫長的自我修複過程並不是輕鬆。姑姑對鄒慧香說:“你去做臨終關懷的事情,不僅要關懷那些病人,還要做好家屬的工作,他們也很需要得到專業的幫助。”
  艱辛
  忌諱死亡仍根深蒂固
  在東莞,對死亡的忌諱仍然根深蒂固,人們不習慣敞開心懷去談論臨終關懷,不敢深入去談論死亡。鄒慧香真正從事這個工作後,才瞭解這種情況有多麼嚴重。“我們去到醫院或敬老院,只能介紹自己是社工,不能光明正大的說明我們是做臨終關懷項目的社工,”鄒慧香稱,有些病人甚至不知道自己身患絕症,社工的關懷和陪伴就只能停留在淺層的聊天,內心深層對死亡的恐懼,與親人分離的焦慮、未盡的心愿等等只能慢慢的試探著去談論。
  哪怕是親屬求助,臨終關懷的開展也並不容易。2013年7月份,鄒慧香所在項目組接到了洪女士的求助電話,她72歲的父親胃癌晚期住進了醫院,性格固執、脾氣也變得更加急躁。洪女士希望在爸爸離開之前,能緩解親子之間的緊張關係,能讓父親安然地離開,少些遺憾。
  每周一次連續一個多月,洪爸爸的態度都是拒絕,他不想見到生人,哪怕是社工。3個月的陪伴後,洪爸爸才慢慢打開了心結,開始主動與社工說到身體的疼痛、對親人的思念。為了完成老人想念親人的心愿,社工想了很多辦法,最終通過製作心意卡得到解決。半年之後,洪爸爸開始讓家人準備後事,他已經很坦然去面對未來未知的日子。
  收穫
  重視生命的意義和價值
  工作讓鄒慧香忙得透不過氣來,哪怕她是心理咨詢師,也無法讓自己的心不惹塵埃。還好有一幫同樣專業的朋友,時不時聚在一起排解一下鬱悶。去年一年,鄒慧香從事的臨終關懷項目直接受益人數達到1527人,間接受益人則有3845人次。“我們是助人者,其實也是最大的獲益者,”鄒慧香說,在幫忙他人的同時也幫助自己重新審視生命的意義和價值,幫助自己跨越生死坦然生活。
  這種感觸在每一個服務對象中都能體現。住在莞城的單親媽媽陳女士也是鄒慧香的服務對象,也是鄒慧香記憶最深刻的服務對象。陳女士和母親住在一起,兩個人都是癌症晚期,沒有收入來源家境及其貧困,時日不多的她還有一個5歲的未上戶口的兒子。每周一次探訪,陳女士的表現都讓鄒慧香意外,雖然她的情況越來越差,但表現得很樂觀,那種積極生活的態度讓社工也覺得很有力量。“我們都覺得這個孩子可憐,但陳女士從來不這麼說,也沒有怨天尤人,只是儘力去生活、去安排好孩子的未來。”
  在鄒慧香看來,臨終關懷項目的意義在於用生命影響生命,在服務的過程中,社工、志願者和服務對象之間都會因彼此的生命變得更加的豐滿富足。編輯: 王燕子  (原標題:心理咨詢師關懷臨終者不敢表明身份)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wihygbycbzc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